“武汉肺炎”主流媒体最新时评8篇:我们必须胜利它,除此别无他择!
央视白岩松:武汉封城第一日
别让舌尖的“鲜”变成社会的“险”
来自: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彭飞
这样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时至今日,惨痛的经历并没能唤起所有人的重视。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最高礼遇”。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从大家比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一个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近年来,许多传染病在一个地区爆发后,很短时间就会传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甚至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的保障基础之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集样品以粪便粒和拭子为主,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必须严厉打击、惩处。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补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够辨别万千滋味,但对于“危险”同样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种各样聚餐必然纷至沓来。无论我们是一家人在家中围坐一桌,还是外出到饭店品尝珍馐美馔,都切莫忘记做好自己和亲友间的疫病防护,更要坚定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病从口入”。俗话讲新年新气象,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家乡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何不从今天起、从下一餐开始,共同涵养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的饮食文明,过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年!
随着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武汉为核心区的抗疫战斗进入了新阶段。但武汉之外,中心城市之外,大城市之外,广大农村的防疫部署也应同时积极开展,防疫也应及时“下沉”,不能使农村成为防疫的薄弱地带,甚至成为新的疫情暴发区。
事实上,自2003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来,历时多年,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而县域和农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目前全国100%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县级以上医疗机构、9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现法定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平均报告时间由直报前的5天缩短为4个小时。农村卫生应急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但也应注意到,该应急体系尚未得到上规模的实战检验。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曾组织了有8200余人参加的、“非典”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其主演练场仍主要是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
而今年的疫情与2003年相比,有个重大的不同,那就是其发生在群众春节大规模返乡探亲大背景下,农村可能是防疫重要战场,同时也是薄弱环节。
中国的大城市已因抗击“非典”,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但当年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并未得到太多“拉练”。
而在今年疫情加剧的此时,春运返乡实际上已近尾声,大批人员已经离开包括武汉在内的中心城市抵达家乡,其中可能包含病毒携带者。加之农村地区更重视习俗,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络绎不绝,疫情一旦因此加速扩散,考虑到农村人群较低的防范意识和较差的医疗防护条件,再虑及春节后的返城大潮,有必要采取充分的应对措施。
缺乏实战经验只是其一,农村防疫体系是否健全严密也应及时查漏补缺。可参考的教训是去年的非洲猪瘟事件。
非洲猪瘟防控主战场在农村,其所属动物防疫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都在加速成长。“非典”之后,动物防疫体系其实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接受了更多的实战检验。比如2004年的禽流感、2013年的H7N9禽流感,都不同程度促进了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
饶是如此,非洲猪瘟事件仍暴露出基层动物防疫的某些不足,用去年7月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的说法就是:机构体系不完善、基层工作队伍不健全、经费保障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基层防疫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情况还比较普遍,难以满足防疫工作和产业发展需要。
如果在未来,农村成为此次防疫战役重点环节,就要及时梳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在农村等基层地区的布局,确保疫情信息不在农村战场被瞒报漏报,确保农村应急体系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就眼下看,除了根据疫情最新进展,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布防之外,当务之急是要将医疗资源适当向卫生条件薄弱地区倾斜。在城里药店遍布、网购方便,但在农村可能连够条件的N95口罩都不好买到,这里面的短板显然需要补上。
该补上的,还有很多很多农村老一辈的防疫意识短板。农村以老弱妇孺居多,他们信息接受渠道相对有限,观念也更为保守,熟人社会的热络走动跟防疫所需的“减少流动”背道而驰。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利用好那些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发动返乡年轻人在农村乡间做好爸妈叔婆的防疫教育工作,实现防疫知识的下沉与普及。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农村成为防疫薄弱环节。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非常之时,非常之举。这昭示了一个基本逻辑,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
传染病防治有其复杂性,更有其规律性,必要时候必须采取非常之举,这于情于理于法都有坚实支撑。非常之举,必然要打破常规、影响常态。武汉市民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我们向武汉市民的付出致敬!打赢这场防疫硬仗,每一位武汉市民都值得感佩,每一名积极参与者都值得我们呈上敬意。
非常之举,更需要政府部门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常理。积极回应民众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减少应急措施带来的不利因素,也是当务之急。这是对我们治理体系的测试,是对我们治理能力的检验。除了武汉,没有哪一座城市可以作壁上观。这不仅是因为疫情的联动效应,更是因为我们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疫情来得迅疾,目前一些地方、一些环节面临挑战,做好药品、消毒、器械等防控物资的储备供应,显得迫在眉睫。需要看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并不缺少物质生产力,补上物资缺口并非难事。一些地方出现物资短缺属于结构性的,只是“地域错配”,加上春节工厂放假因素而导致缺货。我们呼吁,口罩等物资的相关厂家能急疫情之所急,开足马力生产;全国各地也能紧急驰援、相互支持。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武汉加油,全国人民支持你们。越是遭遇艰难险阻,我们愈益众志成城。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不断验证的中国逻辑。
用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
来源:新京报评论 作者:任然
新型肺炎疫情的舆论热度仍未退散。截至1月21日24时,我国共确诊440例病例,死亡9例。22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指出,将会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严防死守,把疫情控制在武汉。而交通运输部、湖北省先后启动了二级应急响应。随着确诊案例继续上升,及“确认存在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全国上下对疫情的防控已进入更高级别的阶段。
犹如当年的非典防治战,这场敌人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所挑战的不只是医疗机构,也是对全民共同体,乃至每个人的考验。
不少时候,碰到灾难等突发状事故,舆论都会习惯表达“我们都是xx人”,但就关联度而言,恐怕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人传人”的传染病疫情,能让我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我们都是防疫人”。
当前疫情发展仍处于“爬坡期”,传染来源、传播途径等未最终查明,加之叠加春运因素,这场防疫攻坚战的更多考验或仍在后面。这注定是一场需要系统应对的“硬仗”。除了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的积极应对,每个人的行为选择也都是整个防疫系统的一部分。
钟南山院士就建议,“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此类忠告和防控应对,需要每个人的配合,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影响到不少人一时的便利、打乱原有的春节计划。像一些人原本约好的同学、亲友聚会,可能就得注意场合乃至取消,甚至一些商业行为也难免受影响。
如武汉1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宣布停课预防疫情;有专家呼吁“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后,多名武汉市民自发选择退掉外出的机票和车票,留在武汉过春节……这样的自发选择和主动配合,是个人权利的让渡乃至利益的“牺牲”,但却未尝不是防疫关键时期最理性的个体选择。
必须承认,不少防控工作,尤其是涉及管控、监测、检查等,都是以削减民众的便利程度、牺牲局部利益为前提的。其中一些或可通过构建合理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共担,但有一些可能注定需要个体的承担,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也是非常时期的不得已而为之。
本质上,这次疫情也是对民众科学素养与公民精神的“拉练”。多相信科学,遵循那些科学的“自我保护指南”,别被那些蹭疫情夹带私货的“鞭炮防传染,吸烟能消毒”、兜售阴谋论的“生物战”话语所蒙蔽;多循守理性,不盲目不恐慌,服从防疫的管制安排,尽量避免成为交叉感染的一环……这些都是个体应有的“价值自觉”。
当无数的个体能真正依据科学精神、秉持公民素养,合理调整防疫期的个体行为,全社会战胜疫情的砝码就大一些,成本就更低一些,最终带来的公共利益增量,也将回馈给每个人更多的安全感。
当然,集体防范和应对,不只是单纯倡议个人意义上的“多注意”、“多理解”,更是指向整个社会都进入那种积极的防疫状态。如目前铁路部门和航空公司已经宣布对涉武汉行程的火车票、机票免除退票费,有些互联网平台和相关行业也宣布反对涨价、确保口罩等产品的供应力度。这都体现了共战病毒的社会自觉,也是引导社会个体配合必不可少的配套保障。
病毒所挑战的是整个社会的应对系统。这个应对系统里面,没有人可以例外。目前病毒的传播和疫情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个体还是相关部门、机构,在应对上多一些“打提前量”和冗余准备,少一些盲目乐观和侥幸,多一些配合、公开,少一些自行其是,这样人们的从容就多一份,战胜病毒也能愈发可期。
说到底,就是科学精神和公民素养越充沛,越能给战胜疫情增加砝码。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疫情稳定剂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评论员:王贤
必须向全体武汉人民致敬!
来源:环球网 评论员:杜平
“湘语文”姊妹号,资源共享平台“语文好”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海量精品资料直接下
不能留言点赞 就请点下在看